身居闹市,日日面对这繁华的世界。
那天我行走在大街上,林带里的红花绿树固然养眼,但一座座高楼大厦却遮挡了视线。在这样庞大的建筑群面前,总会感到自身的弱小,而徘徊在鳞次栉比的店铺之间,瞄一眼橱柜里的五光十色,也会兴起苏格拉底式的感叹。
“要赶快挣钱呀,金钱还是有用的呀!没有钱你什么也买不到,你什么也不是呀”……这般感触,仿佛多年前曾经有过,今日回味,恍如隔世一般。是触觉神经的退化,还是心灵的疲惫?我不得而知。只晓得这一切繁华对于我,竟然没多少吸引力。
我只顾轻松自如地徜徉,心满意足地溜达,什么也不买,什么也不羡慕。也许是生理上的感觉:没有饥饿,没有疼痛;心理上的感觉:没有忧愁,没有负担。假如叫我就这样一路走去,即使没有目的地,我也感到快乐和幸福,只因为有阳光,有清风,有美景,有自由。
我只是不知道,除了这些,人还要拥有什么?看世上有那么多人,为了权势苦苦追求,只要能升官,能出人头地,能颐指气使,能一言九鼎,不惜削尖了脑袋,用尽了心思。纵然天如人愿,达到了目的,争得了一顶乌纱帽,然而得到的,就一定比失去的多么?岁月荏苒,一晃七八年就过去了,船到码头车到站,卸下官帽,还不是平民一个,心中的失落,更不如凡夫俗子。更有那些与官场无缘的社会人,为了腰下的钱包,不惜苦苦钻营,坑蒙拐骗,无所不用;负恩寡情,六亲不认。最后钱是赚到了,但人却变成了兽。
灯红酒绿固然很美,红粉佳人固然可爱,但既换不回健康,也买不到真心。酒桌上的豪言,不如海上的泡沫,怀里的呢喃,多是骗人的鬼话。在我看来,不如田野里的一缕春风,不如树林里的一声鸟鸣。
想到这里,不禁一声叹息。人能造出如此恢弘的建筑,如此繁多的商品,却没能铸造美好的心灵。看看那些虚假的广告,冷漠的眼神,你就知道,这世界并非你看到的那样繁华,那样完美。人们所缺乏的,不是看得见的物质,而是看不见的精神。
但话又说回来。假如人都像我这样知足常乐,这样清心寡欲,一副苏格拉底的情怀,这世界一定不会如此繁华,楼房不会盖这么多,多到没人住;商品也不会这么齐全,齐全的数不清。因此不能一味责怪人的自私和贪婪。自私自利,追求快乐,是人的本性,如果扼杀人的本性,社会就不可能进步。但如果任随人的本性泛滥,社会便会毁灭。如果能找到一种制度,既能合乎人的本性,释放人的潜力,又能抑制人的贪婪,规范人的行为,岂不更好?
我知道这种制度是存在的,前辈们为了这种制度,曾经前赴后继。也知道这种制度,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已经实现。我相信在那些地方,人像我这样徜徉在大街上,看到不仅是沿路的美景,不仅是琳琅的商品,还有路人友好的微笑,商家诚挚的眼神。那该多好!
评论